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有特殊洗白技巧[快穿] > 第54章 慈君

第54章 慈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世界做自媒体的人, 似乎更多专注在时尚娱乐、知识科技、故事创作之类的版块。

游略上大学后,在室友同学的分享下也看过不少。

不得不说, 一个领域参与角逐的人多了, 杰作自然而然就浮现起来了。

很多引起大面积转发点赞的视频,脚本创意跟剪辑技术都确实牛逼。

有些甚至会让你忍不住怀疑,对方既然有这水平, 到底为什么还要来做业余自媒体?

难怪, 胡耿作为半个传媒专业人士,辛辛苦苦坚持日更大半年, 粉丝数也依然少得可怜。

他那才华产出, 在故事创作版块,的确不太够看。

但与此同时, 游略也发现, 尽管这世界的自媒体领域在深度上钻研得令人惊叹,宽度却似乎并没有上个世界来的宽广。

他所看见的热门视频,内容大多靠近传统电视媒体的方向, 风格上也相对严肃、规整。

不像上个世界,鬼畜剪辑、搞笑段子、萌宠宅舞大行其道,随便刷刷都能刷形形色色的令人向往的生活。

游略记得有位很火的自媒体博主, 就是靠拍摄记录乡村田园生活而火的。

甚至开创了一种风格类型,招致国内海外无数人模仿。

还有放羊的,种地的,编竹篾的,雕木雕的……总之只要拍得有质感或充满意趣, 都能吸引关注。

毕竟时代发展太快, 在大都市内卷久了的现代人, 反而开始向往起世外桃源和凿饮耕食。

刚才坐那烧火时, 游略就仔细回忆了一下,发现谢慈君会的其实很多。

他爹早在他念初三时就摔死了,此后整个家都是母亲一人撑起来的,平时除了下地务农外,她还要负责养鸡,腌制酱菜,缝枕被,做鞋子,制豆腐……就连窗台上那两只小小的,颇有意趣的竹编风铃,也是她自己设计制作的。

就算命运如此苛待她,她依然为适应环境学会了不少手艺本领。

那既然都是要拍谢慈君,为什么非要拍《消失的谢慈君》,而不是《全能谢慈君》?

一个是在苦难中自力更生的坚韧女人,一个是遭受拐卖后变成傻子的可怜村妇。

让母亲自己做决定,她也绝不可能选后者。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她愿意选。

如果她连出镜都不愿意,那游略……游略也没什么办法。

“你要拍影片,工具有没有?相机是不便宜的。”

母亲率先提出了这个顾虑。

“相机不用担心,我和一个高中同学说好了,他答应把相机借给我,明天就去镇上拿。”

堂屋内就静默了片刻。

“既然是你的学业,我肯定支持的。”

谢慈君坐在小木凳上剥着苞谷的皮,没有抬头看儿子,语气听上去很平静:“那你要拍纪录片访谈还是演戏?台词写好了没有?我看看。”

“没……额,没有台词。”

母亲答应得太快,游略稍微卡了下壳,才道:“我就拍你做酱菜的过程,不需要你说台词。”

“只拍做酱菜,你们老师会给你好分数?”

谢慈君将剥好的玉米端到水缸前准备清洗,一边问:“你们大学课程,期末作业应该很重要,不能随意敷衍,要想拍电影的话,是不是至少得先写个剧本?”

母亲显然不是对大学课程一无所知。

可又显然,和时代有些脱节。

毕竟她是一个连智能手机都不用的人。

游略努力解释:“不是拍电影,就是自己做一个自媒体账号。我应该会写一下脚本,到时候给你看看。”

“自媒体账号?”

“就是这种。”

他的B站里正好有一个缓存的视频。

作者是同校学长,因为酷爱打游戏,学的又是机械,所以自制了一辆游戏同款的赛博朋克电摩托车。

视频耗费巨大,制造过程很燃,成品也非常惊艳,当时校内都轰动了,那几天游略的朋友圈全是这条视频的转发。

谢慈君看了几分钟,洗玉米的动作就停住了,眼神说不出是什么情绪,抿抿唇道:“你们现在的大学生动手能力挺强的,真不错。”

“没有都这样。”

游略说:“也就这个学长夸张一点,像正常大学生,在经费上就卡住了。而且他只是照着已有的设计稿组装,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成分在,我觉得最主要还是金钱的力量。”?

谢慈君微微沉默:“那人家有钱也是一种本事。”

“上坎有山有水有田有风景,你还有手艺,拍出来未必比他的本事差。”

游略认真道:“我们家的酱菜还是你改良过的,只要找准风格,从内容本质层面来讲,还是酱菜的质量高。”

“……”

一坛酱菜,要怎么跟视频上这一看就很先进的四驱车比,谢慈君想象不到。

但她向来信任儿子,游略从小到大就不是一个自大自满的人,相反还有点过分谨慎和谦虚。

她点点头,把洗好的玉米放进蒸锅里:“既然是你的作业,你自己心里肯定有数,到时候要怎么拍,你跟我说就行了。”

母亲的信任确实让游略松了口气。

但为了不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在小孩子过家家瞎胡闹,当天晚上,他还是认真写了写拍摄脚本。

屋头的灯是很古老的铁皮吊灯,光线昏黄,偶尔还会闪烁几下,忽明忽暗的,配合山间传来的风声和虫鸣,还有些恐怖片的氛围感。

游略在京城大学读久了,回老家的头几天都会有些不习惯。

于是更没法想象,谢慈君一个在城市里头长大的知识分子,在刚被拐来上坎村的那段日子,是怎么咬牙支撑下来的。

要知道二十几年前的条件,绝对比现在更糟。糟好几倍。

他写着写着,在写到“落日沉入群山”和“母亲眺望夕阳,将院门缓缓关上”的分镜时,突然有些踌躇。

上坎村对游略来说,是家乡,是自卑,是一处想要摆脱的贫困原生地,也是灵魂最原始的依靠。

是感到嫌弃,却又忍不住亲近。

那对于母亲来说,这个地方意味着什么呢?

她每天看着日出日落,心里会想些什么?

以及他这个儿子,对于母亲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是亲缘血脉,还是一道屈辱的枷锁?

这一刻,他竟忽然有些犹豫:自己拍摄谢慈君在上坎村的山居生活,真的是个正确的决定吗?

……

.

“你用的时候千万小心点。”

镇上的面馆内,胡耿恋恋不舍地把相机递给他,千叮咛万嘱咐:“这个很贵,支架贵,内存卡贵,机身也贵,镜头更贵!不小心弄坏哪一样都是巨大的损失,你要注意注意再注意。”

游略将相机包忘身上一挂,慢悠悠道:“弄坏了我赔你。”

“你赔……”得起吗!

后面半句话,胡耿忍住了没有说出口。

毕竟他现在还要依靠游略当“内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