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庶女闺中记事 > 二姐填房

二姐填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太挥手让众人退下后, 王妈妈扶着她回到内室, 只听王妈妈道:“老奴听说二姑娘定亲了?”

“哼, 那就是个只看得见眼前得失的目光短浅之人。”

“可是二姑娘的亲事不听从您的安排?”

“就她那个庶出身份竟生的心比天高,因为她的亲事险些弄得老爷与我反目成仇。”太太揉了揉额头,怒声道。

“太太为何这么说?”

“老爷明年春回京,打算临走之前给二丫头定门亲, 这事你是知晓的,可是二丫头看着闷不吭声,心里却十分有主意。”抚了抚额,继续道:“既然这般,我便带她赴各家女眷的宴请, 可是她倒好,坐在那里低着头不言不语, 故作楚楚可怜状,遂不少夫人暗地里偷偷问我, 是不是因她是庶出不讨得我的欢喜便急于将她发嫁,你说说, 她此举不就是在逼我,进而昭告天下我是心肠恶毒的嫡母。”

王妈妈抚了抚她的后背,劝慰道:“这二姑娘行事越发没了分寸, 不过老奴瞧着咱们姑娘却是越发懂事了?”

太太脸色微微缓了缓:“也只有这件事还能让我舒舒心。”

“二姑娘这般行事,您大可直接同老爷说,让他与二姑娘打太极。”

太太冷哼一声:“你以为我没试过,可每每我一开口, 他便闪烁其词,转移话题。”

王妈妈叹气道:“太太且放宽心,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再过一个多月便要过年,过完年二姑娘便要出嫁,待她嫁了人您也就省心了。”

“省心?除非我们离开苏州,那才叫真正的省心。”

“太太……”

太太狠狠拍着桌子,恨声道:“我一想到二丫头就恨得慌,那个死丫头明里不敢与我唱反调,竟跟我来阴的,本想着日后天各一方,便为她寻个不错的良人,她倒好不是嫌弃人家里穷,就是嫌弃不是官身,再不就是区区秀才的功名竟敢高攀知府家的女儿,即便这些都满足了,还得看少年郎的样貌,这不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一不顺她心意,便低着头默默流泪,像我欠她似得。”

王妈妈惊呼道:“二姑娘这也太不着调了?”便是公主嫁人也没她这般讲究。

“跟她娘一样是个贱人!”

王妈妈小声问道:“那如今这位未来的二姑爷合二姑娘心意吗?”

“要不说会咬人的狗不叫,你不是挑三拣四吗?那我便我行我素,也不用在乎你心里的想法,逼得我直接拿了三家少年郎的名帖递给老爷,让他去跟二丫头周旋,她的婚事我还不管了。”

“那老爷能同意?”

“由不得他,若老爷在步步紧逼,我便直接为二丫头定下亲事,到时木已成舟,谁又能说我的不是?”

王妈妈思忖片刻,低低道:“二姑娘本来有一手的好棋,如今被她下成了死局。”

“哼!当真以为我奈何不了她?区区一个庶女,真以为能越过我不成。”

“那如今这位二姑爷可是她自己定下的?”

“果然应了那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给老爷拿了三家少爷的名帖,其中有一张的人选是最不可选的……”本打算让她二选一,但又恨其她歹毒的小心思,这才出现了第三张名帖。

王妈妈瞪大眼睛:“二姑娘不会……”

“哼,要不说这就是命,她自己选了一条不归路。”

毕竟事关二丫头一辈子的幸福,再说又有老爷从旁看着,她怎敢贸然起歪心,但她竟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她,是可忍孰不可忍,遂在给老爷的名贴上多出一人,谁料二丫头竟选了那位多出之人,真不愧身上流淌着她生母那卑贱的血脉,竟也是嫌贫爱富的贱人,余下那两位人家,一是知县李大人家的庶三子,她嫌弃人家是庶出,也不瞧瞧自己的出身,二是知州张大人家的侄子,那位少年郎她曾见过,才华横溢不说且已考取了功名,不过就是家里贫困些,她竟也看不上,最后便是那商贾家的嫡子,有钱有势却没有功名,可二丫头偏偏就选了这个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污糟不堪的。

“你可还记得苏州富商齐振荣?”

“难道是他家二公子?但老奴记得,他家二公子也是庶出啊。”

太太冷笑不已:“哼,是大公子。”

这下可惊到王妈妈,遂她惊呼道:“他家大公子不是早已娶妻生子了吗?”

“正妻不是两年前过世了吗?”

“二姑娘嫁去岂不是作了填房,老爷竟答应了这门亲事?”

“所以适才我道:老爷因此将我也恨上,不过随他怎么想。”正好趁这件事让他知晓二丫头嫌贫爱富的真面目,哼!他打从心里眼里疼爱的女儿是个多么好高骛远的人。

王妈妈忍不住开口道:“怪不得老奴只听说二姑娘定了亲,至于是何人,府中众人皆是哑口无言,支支吾吾。”

“丢人现眼的货色?老爷的名声怕是被她毁的一干二净?”

“难道老爷没跟二姑娘说齐家人的情况?”

“你说再多人家不信也没用,还得怨恨你阻碍她过有钱人家少奶奶的日子,且她寻死腻活要嫁齐家大公子,气的老爷差点起了家法。”

“最后二姑娘说了什么竟让老爷同意这门婚事?”

太太冷声一声:“这些年我冷眼旁观瞧着二丫头,她心里那些小算盘怕是从没停过,便是如今这般逆境,她依然无时无刻不在算计,怕老爷不同意便直接了当质问,道:“是不是因她是庶出,便不讨爹爹的喜欢,是不是因她没了生母,便要受人欺负,就因她仅仅做错一件事,便要匆忙打发她嫁人,既然在她府中这般不受人待见,那她嫁人何不选择一条日子过得舒服一点的路。”

王妈妈喉咙咽了咽,抖着音道:“二姑娘,这胆子也太大了。”

“哪里是她胆子大,她这是在算计老爷呢?这一字一句质问的话只不过是在敲打老爷,怨恨我罢了。”

“老奴不懂?”

“试问知府家的姑娘竟过得如此苦不堪言,因何不好?谁又让她不好?”

“这……”

太太嘴角含笑:“若是往常老爷听到,说不得会埋怨我几句,不过如今连他都被二丫头记恨上,哪里还顾得我。”

“老爷没动怒吗?”

“百善孝为先,凡事以孝顺长辈为首,这便是孝道,父母之恩尚不报之,何言他法?上仿下效,轮回阴阳,所以儿之恩父,父之礼子,”顿了顿又道:“可是我们二丫头呢?忤逆生父,污蔑嫡母,无视先祖的教诲及闺中教养,这样的她即便立即打死也不为过,可我们老爷慈父心肠,也只是颓丧着肩对其道:既然你选择这条路,日后是苦是甜都要自己承受,休得怪罪于我们。”

“二姑娘如何说?”

太太想及此,嘴角微微上翘:“二摇头硬气的很,挺直后背,铿锵有力道:便是她日后过得苦不感言,也不会寻到老爷门口,反之亦然,若有一日咱们过得穷困潦倒,也不要到她门口去要饭。”

王妈妈瞠目结舌道:“二姑娘怎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傻了不成?”往日瞧着她心机颇深,谁料竟说出这般愚笨不堪的话。

这男子娶妻,女子嫁人,本就不是一句话的事,这里面说头大着呢,以二姑娘知府家庶女的身份许人,试问求亲之人哪个不是冲着老爷的官威而来,但二姑娘竟说出与老爷老死不相往来的话,倘若日后她婆家知晓原由,怕是得悔恨死,本以为娶了个金凤凰,谁知竟是只山鸡,这般想,二姑娘以后的日后苦矣!

太太继续道:“可不就是个傻子,没了娘家靠山的姑娘,嫁到婆家没了利用价值,日后还不得自生自灭,磋磨死她。”

“这话老爷没跟二姑娘说吗?”

“老爷如今寒心了,哪能顾及上这些。”太太嗤笑一声:“说来也怪,老爷当官向来秉公办理,刚正不阿,可为人父却错的离谱,府中这么多子嗣,少爷们他倒是在意很多,毕竟关乎他们日后的前程,但对姑娘们却有些冷淡,一直以来最为疼爱的便是没了生母的二丫头,而黄姨娘生的六丫头却置之不理,真真是天壤之别,不堪而比。”

老爷之情操让她叹为观止!

王妈妈端了杯茶递与太太,轻声道:“您所言甚是,且老奴此次回来,发觉六姑娘比往日更加的引人注目。”

太太低头抿了抿,淡笑道:“若不是瞧着六丫头宅心仁厚,且不会搬弄是非,对玫儿这个做姐姐的也算真心实意,但凡玫儿言行举止有不对之处也有所规劝,不然我哪能容得她这般出头。”

“不过太太……老奴瞧着六姑娘人到是很本分。”

“有了二丫头这个前车之鉴,我便不动声色的细品六丫头,看她品行到底如何?”

“老奴觉得您不一定能品出来,黄姨娘入府这么多年,不争不抢也不惹是非,老奴觉得六姑娘心性随她姨娘,是个明事理,懂分寸之人。”

“若当真这般到是好了,黄姨娘乃罪臣之女,即便日后六丫头飞黄腾达,难道还能为她姨娘请封不成?”

“您说的是。”

“若她真心实意对玫儿,不利用她,挑唆她,陷害她,待她及笄后,我也不会亏待她,定为其寻个不错的亲事。”

王妈妈附和道:“太太就是心太善。”

太太又道:“既然你回来了,便由你准备二丫头陪嫁的东西。”

王妈妈低头应是,又道:“老爷那可有什么说辞?”

“老爷现在还有这份闲心,怕是巴不得快点将二丫头发嫁出去,随后赶快回京述职,自二丫头定亲那天,外面已冒出许多难听的流言蜚语:堂堂知府家的千金竟做了富商嫡子的填方,这其中怕是有些说道,要么是为了银钱卖女儿,要么是庶女不讨大妇喜欢,将其嫁给商贾子弟,毁她终生。”

王妈妈气愤道:“这帮不明事理之人竟在那胡说八道。”

太太笑了笑对其道:“我肩膀有些酸,你帮我按一按,这段时日你不在我身边,菱香她们虽服侍的很周到,但按摩的手法却不如你这老货。”

王妈妈走到太太身后,轻柔按着她的双肩,轻声道:“太太,老奴从京城带回来的教养嬷嬷,您打算什么时候见见她。”

太太身子一僵,脸色骤变,怒声道:“此事你怎才来禀告?”

王妈妈手未停,笑着解释道:“教养嬷嬷姓孙,是从宫里放出来的,听大姑娘说以前在宫中还教导过公主的礼仪,她本可在宫里安仰天年,但她十几岁便入宫,自那以后再没出来过,如今得了恩赐便趁机提出出宫之请求,希望利用余生之年看看外面的风景。”

话音刚落,太太猛地转过身子,厉声道:“快……快……唤人请孙嬷嬷过来。”

“太太,您道老奴为甚没让孙嬷嬷立时来见您,她长年生活在宫中,哪经历过这般劳累的舟车劳顿,怕现在还没缓过神来,且老奴临来之前已去看望过她,并叮嘱她歇息好了,遣人通知我即可,到时您在接见她也不迟。”

太太呼了口气,缓缓道:“是我糊涂了,你安排的甚是有理。”

似想到什么,王妈妈神色顿了顿,小声道:“老奴心底有些不安,孙嬷嬷此番到来定会引起府中姨娘们的猜忌,若……”

“你是想说,是让孙嬷嬷直接教养玫儿还是一同教养府中姑娘们的规矩,是吗?”

王妈妈轻轻点头。

太太眉眼一肃,冷冷道:“这是大姐给她嫡亲妹妹寻的教养嬷嬷,与其他人有何关系,便是闹到老爷处,我也是这般回他。”

“明年春我们即将回京,若老爷得知这位孙嬷嬷是从宫中出来,怕是会趁机提出让孙嬷嬷教导姑娘们,京城中闺中女子的礼仪,使其日后进京,不会因此闹出笑话。”

大约半盏茶功夫,太太方沉吟道:“此话到是提醒了我,毕竟事关老爷及我的颜面,若日后进京带她们走亲访友,万一有人说错话做错事,坏了规矩,怕是会图惹人笑柄。”

“太太所言甚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