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庶女闺中记事 > 回京认亲(三)

回京认亲(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厅中, 刘仲修垂头跪在地上, 小声道:“爹, 儿子好不容易奉旨回京,您就不能体恤儿子一番吗?”

老太爷怒声道:“去将我的鞭子拿过来。”

大老爷及刘仲修惊恐的看着他爹,瑟瑟道:“爹,您这般大岁数, 动怒对身体不好……”

“怎么?怕老子挥鞭怒打你们两个不孝子?”

二人赶忙摇头:“爹,儿子们是怕伤到您身体。”

等了半天也不见身后随伺之人有何动静,老太爷回头,怒不可止的低吓道:“老子还没死呢,你们就敢不听我的话……”

老管家着实没了法子, 眼神歉意的看向两位少主,转身去内室取了鞭子给老太爷, 老太爷精神矍铄的接过,嘴角含笑的在厅中挥了几鞭, 随后指着刘仲修淡声道:“不想把老子气死,便赶紧将屁股翘起来。”

刘仲修涩然道:“爹, 今日晚膳可是咱们一家难得团圆的日子,若您将儿子屁股打开花,儿子还怎么出席家宴陪您吃饭。”

老太爷冷哼道:“这点忍耐力都没有, 如何称之为将门虎子。”

“可是爹,儿子早已弃武从文了。”

老太爷眼睛一横,挥动手中的鞭子,淡声道:“在墨迹, 从五鞭子长大十鞭子。”

大老爷在旁轻声劝道:“二弟,眼下爹爹心中大怒,你就忍着点,让爹出出心口这份憋闷之气吧!”

刘仲修神色惊恐的看着大哥,咽了咽口水:你是我嫡亲的大哥吗?不帮忙劝住咱爹,还让我心甘情愿的接受,不行……养尊处优这些年定然受不了皮肉之苦!

可是……抬头看向他爹,一副势在必行的样子,毫无办法之下,他唯有趴在地上等着他爹处罚他……此时此景为甚如此相似,让他不禁想起行哥,随着老爷子脚步声越发接近,在他鞭子即将挥下来前,刘仲修惧怕的身形一跃,逃之夭夭的跑了,没错!刘仲修明目张胆的跑了!

大老爷傻眼了!

老太爷气疯了!

见此,老太爷脱下脚底的鞋子狠狠向其扔过去,怒声道:“你这个孽子,竟然敢逃,看老子抓到你,不将你打个遍体鳞伤。”

刘仲修回头大喊道:“大哥,赶紧拦住爹他老人家,千万别让爹有个闪失。”

闻言,大老爷忙拦住他爹的去路,苦着脸劝慰道:“爹,您老就消消气,二弟刚回来,咱们一家人刚团圆,不值得您这时候动气。”

老太爷横眉怒目道:“老大,既你这般大义凛然,要不你替他受?”说着脱掉另一只鞋挥向他。

大老爷一把接过,告饶道:“爹,儿子错了,错了还成,求您放二弟一马,可好?”

“做他的春秋大美梦吧!”说完,老太爷光着脚跑出去,大骂道:“老子今儿不打死那个孽子,绝不吃饭。”

大老爷生怕他爹有个闪失,唯有无奈的跟上去,唉!以后这日子该如何鸡飞狗跳啊!

刘铁跟在老爷身后,轻声道:“老爷,您这般躲着老太爷终究不是回事啊。”

刘仲修低声怒斥:“不躲着难道被我爹凑到屁股开花吗?这不是让我在众儿女面前丢尽颜面吗?”

“可是老爷,您也知道老太爷的性子……”不依不饶,怕是不凑到老爷不罢休啊!

刘仲修猫在花丛中,低声道:“让我想想……”

刘铁耳力惊人,好似听到老太爷踱步的脚步声,忙耳语道:“老爷,您在此慢慢想,奴才出去引开老太爷的注意力。”

刘仲修转头,神色感慨的看着他:“关键时刻,唯有你对我最为忠心。”

刘铁脸色囧然:……蹭的跑了出去。

刘仲修猫在花丛中,捡起一只树枝在地上画圈圈,眼下这种局面,他该如何破解,老小孩……老小孩,以爹如今的脾性,怕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任何主意,最后刘仲修昂天长叹:“莫非,今日天要亡我……”

这时,太太身边的王妈妈走过来,低声唤道:“老爷,您在不在?”

刘仲修眼神四顾瞥了瞥,见左右无人方缓缓站起来,咳了咳沉声道:“有事?”不远处听到他爹的大骂声。

王妈妈见老爷衣衫不整,头上沾了一片树叶,眼角划过一丝笑意,垂下头敛了敛嘴角的笑容,低声道:“老爷,太太遣老奴过来是为了跟您说,咱们刚刚归家,还未去拜过祖先,不如您先去祠堂祭拜一番,祈求老夫人庇佑您一帆风顺。”

祠堂!娘亲!

刘仲修眼睛一亮,整个人容光散发,神色淡定的瞥向她,淡淡道:“夫人言之有理,对了,你告诉夫人,今晚我去她那就寝。”

王妈妈躬着身子,嘴角含笑的福了福身:“老爷放心,老奴定会转告给太太。”

待王妈妈走远,刘仲修不顾形象飞快跑去祠堂,刘家历代祖先的排位皆在此处,门外自有老仆在此打理,遂祠堂里终日香火不断,他整理下仪容,恭敬的走进去撩起长袍屈膝跪下,给列祖列宗磕头问安,随后看着他娘的牌位,低声道:“娘,不孝儿子回来看您了。”

不一会儿功夫,老爷子得到消息,光着脚气喘吁吁的跑到祠堂,只见二儿子跪下蒲团上,看着他娘的牌位不住哽咽,想到早已逝世的老妻,老太爷鼻尖一酸,鼻音道:“孽子,还知道来看你娘……”

“爹,儿子知晓您为甚打骂儿子,这些年来儿子一直在外为官,未做到为人子该尽的孝道,还让您老为儿子牵肠挂肚,时刻忧心,都是儿子的错。”话及此处,刘仲修看着面前两鬓鬂白,背稍有一点驼曲的老父,抱着他的双膝不住的大哭。

刘仲修哭的嘶声力竭,在外飘荡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家中,犹记离家时,他爹头发漆黑,精神矍铄,如今却已两鬓鬓白,怎能不让他心酸,再想到他爹这些年对他的尊尊教诲,更是悔从心来,哽咽道:“爹爹,您拿鞭子打儿子吧!儿子错了,甘愿被您打……”

老太爷神色动容,手一松,微微抬起的鞭子啪的落在地上,转而拍拍他的肩旁,酸涩道:“翰文,你终于回家了。”

“爹,儿子回来了,儿子以后再也不走了,定会守在您身边给您尽孝。”

“翰文,爹没有多少年头可活了,唯一的念想便是临死之前能看到你。”

“爹,您不要这么说,儿子心里不好受啊……”刘仲修压抑着哭音,低泣道。

这时大老爷走进来,跪在蒲团上给祖宗们磕头,随后跪在他爹面前低声道:“爹,如今咱们一家人终于团圆,您再也不担忧二弟了。”

“你们都是爹的好儿子,我与你娘此生能有你们这两个儿子,乃生平一大快事!”老爷子望着老妻的牌位,缓缓道。

别看老二初进家门,他便又打又骂,那也不过是气愤老二离家数载,可心里却尤为疼爱这个幼子,而他也争气,不靠家里的荫庇,弃武从文废寝忘食的读书,终于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那等盛景如何不让他欣慰自豪,想刘家以武起家,如今出了个文状元,满朝上下谁人不钦佩他。

二人神色激动道:“爹……”

“你们起来吧!”老太爷走到老妻的排位前,伸手抚摸了下。

大老爷抹掉眼角的泪水,缓缓站起来小心的搀扶着他爹的胳膊,轻声道:“爹,此处不是话家常的地方,咱们同二弟换个地方说话,可好?”不敢惊扰祖先的清净,还是早早离开的好。

老爷子低叹一声:“走吧!”

这时,大老爷从怀中拿出他爹扔掉的布鞋,躬着身子亲自为其穿上,身后立着的刘仲修见此,鼻子酸涩不已,走至他爹另一边,沙哑道:“大哥,这些年辛苦你了。”

大老爷瞠目:“这是何话?我照顾自己的老子有何辛苦可言?”此番模样,多么神似发火的老太爷。

刘仲修扯了扯嘴角,苦笑道:“这些年爹爹都是由大哥伺候左右,而我却未尽到一丝为人子嗣的本分,实在不孝的很……”

老爷子顿了顿身子,猛然开口道:“为君分忧,本就是为人臣子的本分,怎能只顾小家不顾大局。”

“爹……”

“无需多言,爹又不知真的老的头脑不清。”为甚今日见儿子便当着众人的面打他脸面,不过是为了引众人注意,更甚至惹圣上注意,这样儿子入朝为官时,才能引起圣上的关注。

此言一出,兄弟俩对视一眼,纵使心中万般疑问,也不敢自夺其父原由,最后扶着老父的胳膊慢慢离开祠堂,回到他的院落。

书房中,父子三人坐在一旁,谈论朝堂上的局面,当今圣上初登皇位不久,老爷子便提出请辞,圣上准许后,便在家做个养养花,养养鱼的不老翁,但每日大儿子下朝总会来书房与他谈论朝堂上发生的事,遂即便老爷子远离朝堂许久,也知晓朝堂上任何风吹草动之事。

刘仲修缓缓开口:“爹,您说圣上此次招儿子回来,能封我什么官衔?”

老爷子拿起烟口袋,慢慢将烟丝放进黄铜烟斗里,吸了一口神色淡然道:“左右不过比现在升一品。”

“儿子也这般猜想。”顿了顿看向大哥,低声道:“大哥可知,弟弟回京途中遇到何人?”

大老爷摇了摇头:“何必绕弯子,直说便是。”二弟还是改不了文人拐弯抹角的脾性。

刘仲修淡淡道:“魏廷茂。”

大老爷‘咦’了一声:“圣上不是派他去山西剿灭土倭人吗?”

“没错,此番我们坐船回京,未料到大船行至莱芜竟碰到他,我便顺势邀他一同回京,没想到他竟当真同意了。”

大老爷忙不迭问:“他言语中可有说山西土倭人的情况。”

“虽他言语多有保留,不过弟弟还是从他只言片语中探得,边疆那边怕是要有战乱发生。”

大老爷猛地站起来,大笑两声:“太好了,若真有战乱发生,正是我刘家儿郎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谁料老太爷冷哼道:“老大,你糊涂了不成!建功立业那是在战乱朝代,为了功名杀出的一条血路,如今以咱们家的声势还需要儿郎们建功立业吗?”眼神在他们兄弟身上来回审视,淡漠道:“创业易守成难,这个道理难道你们还不懂吗?”

“爹爹,可如今正是锻炼齐哥的好时机。”

老太爷反问:“齐哥如今的差事不好吗?”

大老爷讪讪道:“不是不好,但若能更近一步,不是更好。”

若不是现下父子气氛融洽,老太爷恨不得将手边的茶杯摔在他脸上,怒声道:“当今圣上虽登基不久,却是文韬武略才智过人的贤明君主,且圣心难揣,不是我等臣子随意揣测之人,现下咱们还是安分守己的各行其是吧!”

“爹,您此番言论恕儿子不敢苟同。”

“你……你个棒槌脑袋,”老太爷大骂一声,指着他怒声道:“你身为京中将领,土倭人在边疆□□掳掠,圣上为甚未用你反而用一初出茅庐的小子去平息战乱,其中意思你还不明白吗?”

“爹,您是说?”

“如今这位圣上可不是先皇,更或者说才智谋略比先皇还要多三分,再加上你二弟如今回京述职,你们兄弟一文一武只要用心办差,在乱世中守住家业已是不易,何必为了那不知是福是祸的功劳挣得头破血流,方知退一步海阔天空。”

刘仲修甚是不赞同他爹的言论,淡淡道:“爹,如今咱家的兵符已被圣上没收,大哥也不过是有兵无权的纸老虎,若齐哥在不争些气,咱们镇国将军府的威望怕是要一落千丈啊……”

老太爷疾言厉色道:“不知可谓!枉你外任这么多年,目光竟如此短浅。”

“爹,儿子也是为了咱家威望着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