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庶女闺中记事 > 敢于我斗

敢于我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仁哥摸着头, 羞涩道:“没什么?不过是感叹京城的风土人情?”

刘仲修淡笑道:“待你们慢慢习惯京里的生活, 便会知晓京城脚下有多少盘根错节的关系, 遂万不能随意招惹是非,说不得你碰的是皇亲贵胄的亲戚或王公贵族的子嗣,为父不能永远将你们护在羽翼下,你们日后行事定要加倍小心谨慎。”

“孩子们知晓了。”

明哥轻轻挥了下马鞭, 夹紧马镫走到他爹身旁,小声道:“爹,那岂不是说京城里的风月场所能见到好多大人物。”

刘仲修眼睛一眯,嘴角微微上翘,冷冷道:“为父所有子女中属你最不上进, 如今回到京城,若你敢背着我出入风月场所或斗鸡走狗, 我定将你逐出家门,便是你祖父说情也不行。”见他神色一僵, 顿了顿又道:“今年秋试,若你考不上秀才, 鞭子伺候。”

这个臭小子绝对是不打不成才,不修不直立的人!

明哥脸色青白交错,指着仁哥, 愤愤道:“爹,二哥至今还未考到秀才功名,我比他还小,为甚您不逼他反而逼我?”

刘仲修铁青着脸, 冷声道:“怎么?连为父的话你也敢质疑了?”

明哥色厉内荏,垂下头小声道:“爹,儿子错了。”

“记住今日为父说的话,若你秋试落榜,哼……”

明哥咽了咽口水,他爹说话向来言出必行,若是不中,怕是会下狠手收拾他,瑟瑟道:“爹,若儿子循规蹈矩,日日手不离笔,孜孜不倦的读书,结果却依旧未中,您可会因此轻饶我?”

“哼,若这般用功还是不中,唯有说明你愚不可及,既这般更加不配为我刘家子孙,既然早晚都要将你撵出门外,早一些轰出去且能让你更早看清人情世故。”

“爹……”明哥不可置信道。

这还是他亲爹吗?

有这么捶打儿子的吗?

刘仲修挥动鞭子,夹着马镫哼声道:“若你不信,大可试试。”

翊哥眼神怜惜的看着他,宽慰道:“三弟,日后书本上有不懂得地方可来问我。”

明哥神色呆愣的点头。

仁哥咳了咳,神色讪然道:“三弟,二哥学问尚不如你,唯有默默替你祈祷。”

明哥木木道:“谢谢二哥。”

大约半盏茶功夫,马车驶到御史家门口,看守大门的还是以前的周三,只见他躬着腰,眉眼带笑道:“三姑爷,您回京了?”

刘仲修含笑点头,身子一跃从马上下来,身后自有小厮替他牵马,刘铁立即闪到老爷跟前,拿出怀里掏出一枚银元宝扔给周三,低声道:“还不快进去禀告老太爷及老夫人,说我们老爷来了。”

周三低眉哈腰道:“奴才这就去……”转身把一瞬间,险些被自己的脚给绊倒。

这时小厮勒住马车上的缰绳,马车缓缓停下,跳下后将马凳放在马车门口处,随后低声道:“王妈妈,到了。”

王妈妈掀开帘子下车,随后二太太扶着她的手踩着马凳下车,看着眼前熟悉的大门及牌匾,泪水顺着眼角落下,最后还是三姐出来走到她娘身边,劝慰道:“娘,您无需触景伤情,如今咱们已然回到京城,此时又站在外家门口,只要您走进去,便能看到外公外婆及舅舅们。”

“太太,三姑娘说的是,咱们马上便要见到老夫人,您该高兴才是。”

二太太拿起丝帕擦掉眼角的泪水,又哭又笑道:“我知道,可就是忍不住落泪。”

刘仲修走到二太太身边,低声道:“咱们已经到了岳家,还未进门你便泪如泉涌,若岳母瞧见,说不得以为我欺负夫人呢?”

这时众儿女们站在他们身后,垂头不语,除了翊哥三姐乃太太所出,其他子女皆是庶出,他们对这个外家可是心有抵触,若不是回京后必来之地,他们怕是一刻也不肯多呆。

这时,二太太嫡亲的大哥大嫂出来,亲自迎接他们一家,只见二太太见到亲哥那一瞬间,泪水再也忍不住,快走几步与大哥抱头痛哭,这与三日前二太太回镇国将军府时大不相同,此时的二太太哭的是热泪盈眶。

周大老爷擦掉眼角的泪水,哑声道:“三妹,你终于回来了,可知爹娘盼了你多少年?”

“大哥,妹妹也想你们,想侄儿们……,”顿了顿哽咽道:“爹娘身体可好?”

二太太的大嫂宣氏上前一步,捻着丝帕擦拭眼角,含笑道:“爹娘身体硬朗着呢,就是日夜盼你能早些回来,如今妹妹一家回来,许是佛祖听到娘的祷告,将你们盼回来了。”

“大嫂,这些年你过得可好?”二太太抬起猩红的双眼,低泣道。

“好,好,哪里都好。”宣氏说完,拉着小姑子的手不住的哽咽,个中心酸,不足外人道也!

刘仲修上前一步,揖礼道:“大哥,大嫂。”

“看我一时高兴地忘了妹夫在旁,这些你可还好?”话音一落,周大老爷讪讪道:“若是不好,圣上怎能特意遣你回京。”

刘仲修淡笑道:“托家里的福,这几年任苏州知府做了些许政绩,这才得蒙圣上的褒奖,因此调回京中。”

“甚好,甚好。”话毕,周大老爷含笑道:“咱们快快进去,爹娘早在厅中候着你们。”

王妈妈上前一步扶着二太太,三姐不知不觉间后退至大哥身后,跟随他们一同进去,刘湘婉脚还未踏进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太太的大哭声:“娘……娘……女儿这些年好想您。”

“我的儿,你终于回来了。”老夫人搂着二太太一同大哭,哽咽道:“你这不省心的东西,一走就是十余年,可知为娘有多盼着你回来。”

“娘,是女儿不孝,呜呜……”二太太搂着她娘哭的嘶声力竭。

刘府子女还是头次见太太这般不顾形象的大哭,不由抬眼瞧瞧她们此时的模样,只见太太哭成了泪人,老太太尚能绷住,只是一下又一下垂着太太的后背,不住流着眼泪。

周老太爷低哼一声:“老大,赶紧上前劝劝你娘跟妹妹。”真是女人家,哭哭啼啼能说什么话,反正闺女已经回京,日后相见的日子只多不少,何须这般伤感。

周大老爷苦笑的上前劝慰她们:“娘,如今妹妹一家已然回来,若她日后得空,定会时常过来看您。”看了厅中众人又道:“再说妹夫及孩子们还等着拜见您呢?”

闻言,老夫人拿起丝帕擦拭闺女脸上的泪水,在慢慢擦拭自己,半响后,拉着她的手坐在一旁,低声道:“你大哥说的对,以后日子长着呢,娘想见你便派人与你送信。”

“嗯……”太太低下头,鼻音道。

这时,刘仲修领着儿女们跪在中央,神色郑重道:“岳父,岳母,女婿这些年一直外任,让你们二老担忧了。”

刘府子女一同道:“外祖,外祖母安好。”

周老太爷眼带笑意,不住的颔首:“翰文,快带孩子们起来。”

众人起身后,神色恭敬的站在一旁。

见此,周老太爷神色越发满意:“孩子们被你们夫妇教导的很好。”随后目光看向刘仲修,感慨道:“当年你离京之时,还是从七品的官员,如今十余年过去,已然成为四品大员,你有如今这番作为,实属不易。”

刘仲修恭敬道:“小婿这些年一直在外任职,整日忙于公堂之事,若不是夫人一直尽心辅佐小婿,小婿也不能有今日这番作为,遂小婿十分感激岳父岳母,当年肯将令爱许配与我。”

闻言,二太太脸色微红,嗔怒道:“老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妾身也是知晓得,再说若老爷升官有望,妾身不也跟着沾光吗?”在娘家人面前,老爷这般给她脸面,她自然顺势而为的配合老爷。

“呵呵……夫人说的是。”刘仲修含笑道。

老夫人眯着眼看他们夫妇互相打趣,心中甚是满意,待目光看向刘仲修身后的翊哥,慈眉善目道:“翊哥,可还记得外婆?”

翊哥上前两步及至她面前,猛地掀起长袍对坐在上首的二人跪下,恭敬道:“外孙刘嘉翊给外祖,外祖母磕头。”

“好孩子,快快起来,让外祖母好好瞧瞧……”老夫人神情激动,虽翊哥之前已经跪拜过,但那是随着众人行礼问安,此番行如此大礼,可见他心中对外祖,外祖母有多敬重。

翊哥起身,嘴角露出淡笑:“外祖母。”

“像,太像了。”老夫人转头看向大儿,轻声道:“老大,你觉不觉得翊哥特像年轻时候的你。”

“娘也这么觉得吗?适才儿子在门口匆匆瞥了翊哥一眼,便觉得他眉眼与咱们周家人甚是相像。”

老夫人忙不迭点头,拉着翊哥的手不住的问:“听说你如今已是举子头衔,今年秋试你可会参加?”多年未见,当年在她怀里不肯离开的外孙,如今已长成玉树临风的谦谦君子,只见其肤色白皙,五官清秀中带着一抹俊俏,身着月白色长袍,宛如一块无瑕美玉般神色淡然的静立在一旁。

翊哥垂下眼眸,淡淡道:“外祖母莫要夸赞孙子,考得举子也不过是机缘巧合。”

周老太爷淡笑道:“翊哥,若没有真才实学,考官能让你取得功名,要知每一届的科考,上到垂垂老矣的老翁下到十四五岁的童子,屡试不中的多不胜数,若你不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又怎会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二太太喜不自禁道:“爹,这孩子性子十分内敛,自他年岁越大就越发的不动声色,连我这个当娘的有时候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周老太爷瞥了闺女一眼,冷哼道:“还好不像你……”

刘府子女不约而同的抿了抿嘴角,生怕嘴角露出一丝一毫的笑意。

老夫人不住的拿眼睛端详着翊哥,越看神色越满意,尤其知晓他尚未定亲,若他们家能与镇国将军府再次联姻,想必两家的关系会越发牢固,加之亲孙女嫁到闺女家,想必作姑姑的定会善待侄女,越想越觉得这门亲可成。

“我的玫儿呢?自她出生我还未见过,快出来让外祖母看看?”

三姐缓缓走出去,今日为了来外祖家她特意穿了一件紫绡翠纹裙,脚蹬紫色相珠的绣鞋,垂云髻上插着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只见其行走间嘴角带笑,眉眼十分明媚,身姿娉婷的来到外祖母面前。

三姐敛了敛嘴角的笑容,恭敬的福了福身:“外祖,外祖母。”

“好孩子,好孩子……”老夫人拉着她的手,不住的来回抚摸,心想便是翊哥的亲事不成,将玫儿嫁到自家也成。

三姐亲昵的钻进外祖母的怀里,撒娇道:“外祖母,您不知道孙女有多想您,娘时常在孙女耳边念叨,您疼她多过于疼几位舅舅。”

“确有其事,你舅舅们身为男儿,皮糙肉厚打了也无甚,可闺女却不一样,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自然要将她放在手心里疼。”

“外祖母您真好……”三姐回头调皮的看向她娘,伸了伸舌头,嬉笑道:“娘,您听到外祖母的话了没?日后也要将我放在手心里疼,不可动不动的骂我?”

“我的乖孙,你娘时常骂你吗?”

三姐垂下头,闷声道:“娘总嫌弃我没规矩。”

闻言,二太太哭笑不得,哼声道:“还怨娘骂你,看看你现在这番模样,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还不快些从你外婆怀中出来?”

三姐眉开眼笑的抬头:“娘,如今咱们在外祖家,便是女儿没规矩,外祖母也会见怪不怪的,是不是啊……外祖母?”

“哎呦,这小嘴怎这么甜呢?”

二太太冷哼道:“娘,莫要被她花言巧语的哄骗住,这丫头可恨的很,您不知道我一天跟她置多少气?”

谁料,老夫人翻了个白眼:“哼,从小到大你给我闯了多少祸,怕是数都数不清了,为娘可有说你什么?”

二太太脸色涨红:“娘……”

三姐噗呲笑出声,低声道:“外祖母真好。”

周老太爷笑着打断她们一老一小:“好了,好了,赶紧将闺女一家介绍给各房吧!”

“瞧我!上了岁数只顾着舔犊情深竟忘了孩子们还在一旁候着。”

周老太爷乃御使大夫,共有五子三女,其中与老夫人共生了三子一女,如今在身旁的唯有嫡出的老大老五,老二一家外任到甘肃作县令,老大为人木讷,不善变通,遂这些年一直在翰林院任编修一职,后与国子监司业的嫡长女宣氏成婚,成婚后二人育有三女,后因宣氏身子不好,方从妾室那抱得庶子作嫡子养,老五自打娘胎出来,身子骨便一直不好,遂一直在家中静养。

其余庶子,老三只得秀才功名,后继续科考均名落孙山,最后放弃科考之心,留在家中帮着母亲打理田产,娶了商贾家的嫡幼女,生了一子一女,因游氏出身低微,她爹怕她被妯娌们看轻,遂陪嫁众多店铺地契,算是整个御史府中最为有钱的一房,老四任京府通判,娶了钦天监家的庶长女方氏,二人育有二子一女,至于两个庶出的庶女均是外嫁,至今未归过。

这时宣氏捂着嘴角淡笑:“娘,还是从我们大房来吧!”

老夫人颔首:“也好!”

大房一子五女,其中两名嫡女已嫁人,如今留在府中的是嫡幼女周祎偲,庶长女周祎婳,庶女周祎甯及周祎妧,嫡子周怀宸。

三房一子一女,分别是嫡女周祎瑾,嫡子周怀磬。

四房二子三女,分别是嫡长子周怀凌,嫡幼子周怀启,嫡女周祎宓,庶女周祎婍及周祎玥。

五房因为身子骨不好,尚未娶亲。

众人见礼后,大太太唤身边的王妈妈将见面礼拿出来,虽用荷包装着,但众侄女们接到手后,一摸便知里面装的是玉镯,脸上虽未显露什么,但眼里的喜意却是遮也遮不住的,送给各房少爷们的见面礼则是一块玉佩,二太太自打要回京,在苏州时便吩咐王妈妈,将回京给娘家人的见面礼备好,如今见众人神情满意,脸上自是喜不自禁。

周府众子女忙对其福了福身,低声道:“多谢姑父姑母。”

老夫人这时开口:“舒娘?”

身后的老嬷嬷福了福身,低着头轻脚走出去,不一会儿端着木案出来,只见上面琳琅满目的钗子及步摇。

二太太忙道:“娘,这些有些贵重了……”

老夫人淡笑道:“这是我这作外祖母的一点心意。”说着让舒娘将见面礼亲自递给刘府五位姑娘,可见老夫人对闺女家的情况有多了如指掌,送的见面礼皆符合众人的喜好。

刘府三位少爷每人得了一块松木砚台,连尚未过来请安的宴哥及祉哥都准备了金项圈,可想而知老夫人行事有多周到,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

这时老夫人眸光看向周祎婳,淡笑道:“婳姐,你是众姐妹中最为年长之人,带妹妹们去观赏下咱们府中的景致,至于磬哥,你带着弟弟们去书房煮茶烹茗。”

周怀磬揖了一礼,对表弟们道:“虽我学问不及你们,不过也想在学问上与你们切磋一二。”

周祎婳含笑的福了福身,低声道:“谨遵祖母之命,”转头看着刘府五位表妹,含笑道:“请随我来。”

这时,周老太爷猛地开口:“翊哥,你留下。”

翊哥脚步顿了顿,淡笑的颔首。

老夫人这般做,自是有事想同刘仲修夫妇商量,遂将两府子女一同打发出去,行至半路,周祎偲淡淡开口:“你们先逛,我有些累,先回去歇息一会儿。”牵着最小的幼弟转身走人。

见此,三姐同刘湘婉嘀咕:“哼,架子这般大,就像谁稀罕她似得。”

周祎婳声色讪然道:“表妹们莫要在意,四妹这段时日身体有些不适,所以想回去歇一会儿,”顿了顿,指着前方的景致道:“走,我带你们去逛园子。”

刘府五姐妹笑着颔首,婳姐慢慢往前走,大房其余两名庶女自然而然的跟在她身后。

谁料,瑾姐上前猛地推开刘湘婉,挽着三姐的胳膊,娇声道:“三表妹,你初次入府,便由我告诉你沿路有哪些奇观异景。”

三姐脸上的笑容一僵,她不喜欢不相熟的人碰她,遂讪笑道:“那就多谢五表姐了。”

刘湘婉神色无奈的笑笑,她走到哪都是挨欺负的货,低叹一声慢慢退至五姐身后,五姐偷笑道:“被人挤下来了。”

“诚如你所见。”

七姐拿起丝帕捂着嘴角偷笑:“六姐,嫡女堆里不是那么好混的。”

“精辟!”刘湘婉对其竖了竖大拇指。

这时,四房的婍姐低声道:“听说你们是从苏州回来了?”

四姐咳了咳,仗着她在众人中年岁最大,淡笑道:“妹妹可是想知道苏州比之京城哪个更好?”

婍姐忙不迭点头:“姐姐好聪慧,真是一语中的。”歪着头继续问:“不知姐姐在家中行几?”

四姐淡淡道:“多谢妹妹夸赞,我在家中行四,妹妹想知道苏州什么事情,尽可问我。”

“真的吗?苏州城能让内宅女子随意出门吗??”

四姐淡笑的摇了摇头:“当然不能,虽我未出过门,但我哥哥可是经常出去,回府时他便会说与我听。”

婍姐眼含崇拜的看着四姐,四姐不自觉的挺了挺后背,出生至今,还是头次有人这般崇拜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