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重生之寒门宠妃 > 第九十四章 算计人心

第九十四章 算计人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郑妙妙眨巴眨巴着一双大眼,看看庄云青,再瞅瞅秦意秋,不明白二人为什么要那么关心那个与大家不相干的公子哥?

“云青妹妹,我下个月初一生辰,你可别忘记了我的蛋糕。dizhu.org”郑妙妙只关心吃的,再次提醒庄云青。

“知道啦,保证不会忘记。”庄云青抽了抽嘴角,倒真有些羡慕她,除了吃,不作多想,过得简单,过得幸福。

三人说着话,周素素送完客人,回到后花园,见三个人果然都在等她,不由得脸上的笑容绽开了。

四人个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再说了一阵子话,反正是把今天参加宴席的小姐和公子全都品头论足一番才作罢,女孩子就是喜欢卦。

当然,吴瑜的事,因为秦意秋在,庄云青也没好提醒周素素。

半个时辰后,秦意秋提出告辞,郑妙妙也要回府,庄云青也得回去了,周素素才依依不舍的让三人回去,因为庄云青还要结算点心的银两,秦意秋和郑妙妙两个人先出了周府,临走时,二人邀请庄云青以后去府上玩。

银两结算清楚后,周素素再次带着小兰,亲自送庄云青出府,不想在周府的大门口,碰到周县令和贺家村的贺秀才说着话,看样子,也是送贺秀才出府。

前面在宴席上,周县令并未看清庄云青的面容,现在几人对头对面的碰上,周县令很快在脑海中找出了庄云青的身影,这就是那晚告夜状的庄姑娘吗?到现在,她那个三伯伯还被自己关押在大牢里呢。

贺秀才也看清楚了庄云青,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庄云青能成为周府的客人,而且还能劳周大小姐亲自相送,那是不是说明她与周府的关系不一般,既然不一般,那粮食的事,她是不是知道什么?

一想到庄云青知道自己算计贺家兄弟二人的粮食,还能不动声色的反算计自己回去,贺秀才突然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傻冒,脸都绿了,胃里就像吞了只苍蝇一般让他难受至极。

“庄姑娘,是你?”周县令没有觉察到贺秀才的情绪,迈步走到庄云青和大女儿面前,笑着同庄云青打招呼。

“是我,周县令好。”庄云青笑笑。

“原来你就是我大女儿那个会做点心和蛋糕的朋友?”

周素素今天宴请的客人,周县令是知道的,而且请了那个会做点心的聪慧姑娘,他特别有印象,前面在宴席上有尊贵客人在,他不好去见见那位聪慧的姑娘,没想到,他与这姑娘之间还是有些缘分呐。

“对啊,对啊,我也没想到我认识的漂亮大方的姐姐,竟然就是周县令你的女儿。”庄云青头点得像小鸡啄米,掩饰了自己精明的一面,只把十三岁女孩儿该有的模样呈现在周县令面前。

“哈哈……素儿,你认识了一位值得相交的朋友啊,不错,不错。”周县令哈哈大笑,看向周素素。

“爹爹说的是,云青妹妹的确值得女儿与之相交。”周素素一脸的恭敬。

“好,好。素儿,好好招待庄姑娘,你们二人说话,为父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

周县令其实很想知道庄云青一家为什么会认识京城令狐家,但第二次见面,不大好问出口,想想还是没敢问出来,带着贺秀才走远了。

“爹爹慢走。”

“周县令慢走。”

贺秀才跟在周县令身后,心中却是波涛汹涌,他没有想到,不但杜大夫对待庄云青态度亲切,连周县令对待庄云青的热情也是他看不懂的,他想不通,小小的一个庄家村的村姑,竟能手眼通天,东月县他所知道的两位不得了身份的人,杜大夫和周县令,她都认识,以后,自己对上她,还是得小心又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得罪她,此时,贺秀才已经是自动忽略了他买稻子算计庄云青姥姥家的事。

“云青,你认识我爹爹?”周素素有些惊讶。

“有过一面之缘。”庄云青笑笑道。

“你与我周家还真是有缘。可惜我娘没给我生一个哥哥,或弟弟的,否则我要让他们把你娶进周府来。”周素素开了句玩笑。

“就算有,我也嫁不了。我一个村姑可高攀不上。”庄云青也玩笑着回周素素。

“怎么会?在我眼里,云青是最好的,知府的儿子你都配得上。”周素素噘嘴。

一提到知府的儿子,庄云青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口,不想让周素素忧心。

“云青,你让我看点心铺面的事,已经有眉目了。”

“真的?在哪里?”

“就在主街,德福酒楼的对面。不过,店铺的东家还未归,得等几日他回来后,亲自与他谈。”

“周姐姐,太谢谢你了。若是铺子能买下来,到时候我请你去德福酒楼吃顿好的。”

庄云青很激动,周素素一说德福酒楼对面,她就知道她说的是哪家,而且,也一定能买下来,因为前世,自己的第一个点心铺子就是在德福酒楼的对面。

“好,好,好……那我就等着吃好的啦。”周素素被庄云青逗得掩着嘴笑,笑得是花枝乱颤,连说了三个好字。

十七估计着时间,来到周府外接庄云青,等在远处看着庄云青和周素素说话,庄云青看见十七后,就同周素素告辞,周素素要派马车送,被庄云青拦住了,指了指远处的马车,说有人来接了。

周素素虽疑惑来人是谁,但庄云青不解释,她也不便多问,站在府门口望着庄云青上了马车,马车远去,这才转身回府,小兰跟在周素素身后,脑子还在想着庄云青偷偷与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若是近段时间小姐有所求,或是有她自己解决不了的事,让她派人去找她?

小姐近期会有什么事发生?

云青又知道了什么是她们不知道的?

马车上,庄云青悠然的躺在车上,点心铺子已经有眉目了,很快她就会拥有一间属于自家的铺子啦!

地震发生的时间不短了,朝廷到现在没有加税的圣旨下来,是不是说明朝廷的国库允盈,周县令的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事实上,周县令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而是三皇子禀报地动区的赈灾银两和粮食十几日内花费巨大,国库在十日后,已经捉襟见肘,朝堂上,户部尚几次上奏,很快国库里的财物不足以支撑北方的灾情,这让康德帝大为恼火,每天上朝就是讨论如何增加国库的收入,拨物拨银送往灾区,好支持三皇子救灾。

此时如果赈灾不利,为三皇子铺路建功的目的就会大大打折扣,所以这一讨论,就讨论掉许多时间,最后有人上奏往不是灾区之地加税,可以上交粮食,也可上交银两,无论是粮食和银两都是灾区的急需。

最后,康德下了大决心,着内阁拟旨,发往各地,这一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在此时,周县令才得已经收到上面的命令,命其在全县范围内加收地税。

庄云青回到家后,把点心所赚的银子扔给了贺氏,庄云青在外得到的银子,都是交给了贺氏保存,贺氏一穷几十年,看到实实在在的银子才会心安,每次庄云青扔亮闪闪的银子给她,她就笑得格外的开心,然后关上门,偷偷的把银子再数一次,要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文也不能差。

对于娘亲这样,庄云青能理解,但也好笑,现在家中的存银合计有一百多两,将近二百两,这时候贺氏还能数得清,等到家中银子要用银票才能数得清的时候,娘亲是不是又得天天扒拉着银票数了?

就在庄云青以为,东月县的百姓要躲过了这次地动所受的影响时,官府的官文下达到各村,加征今年的地税,支持北方渡过危机,这加税的命令,顿时让东月县所有的百姓惊呆了,惊呆后则是怨声载道,骂当今圣上昏庸无能,不就是一个北方地动,竟然牵联到未受灾地区。

庄家村和贺家村在庄云青从县城回村后的次日也收到了官文,庄家村的村长在收到官文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庄云青让他买粮存粮的事,拿着公文坐在自家的堂屋呆愣了半天,这才想转了这其中的关键,这一纸官文一下,村中家家户户都要再次上交粮食和银两,毕竟有钱的人家不多,大家都要交粮,粮食一交,家中吃的不够了,那么大家肯定要峰拥到镇上,县里去买粮。

买粮的人不怕不止庄家村,而是东月县,东月府,乃至收到这个官文之地,大面积的缺粮,粮价上涨,会涨到哪个程度才会停下?

这后续的影响,京城朝堂是否有后续的手段抑粮价?就算有,公文下来的慢,近期的粮价肯定掌控不住,想到这的庄村长不寒而栗,不知道未来的局面会怎么样?

他不知道庄云青让他家提前买粮,真是因为做点心需要,凑巧碰上了这时候,还是,她本就知道这个事情会发生,因为大儿媳妇救了她一命,她感恩相报?但不管怎么样,家中因为她买了不少的存粮放在那,交完税后,余粮全家人吃到明年,等新稻子出来都还绰绰有余。

家中有存粮心不慌啊!庄村长此时,打心眼里从心中感激庄云青。

反应过来后,庄村长一刻不停,立即着人把村民集合起来,宣布此事,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手脚放快,抢在其他村人的前面,把加税交粮的事通知给村民,让村民在粮价在还没有涨得很高的时候,去买些粮存着。

然面,这事情,庄村长是这样想的,其他村,镇,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在官文下达不到一天后,镇上和县城的小粮商就蠢蠢而动,开始涨价,大粮商有些见识和政治头脑,在还没有得到一定的消息时,没有敢动,提价,怕枪打出头鸟。

人有心打听,自然是打听出来,不到两天,包括秦家在内,知道朝廷并没有后续的官文抑制粮价,于是开仓卖粮,开始涨价,众粮商都想在这次粮价上涨时分杯羹,发次国难财。

周县令整天还在忙着收税的事,把大女儿给他的计策扔在了脑后,等他反应过来要去抑制粮价时,五天内,谷价,米价……只要是能吃的粮食,价格全直接翻了三倍不止,面且还有飙升的趋势,得到这个消息,周县令吓得差点得了心脏病。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次犯了大错,粮价已上涨,粮商们尝到了甜头,此时,他再要求抑价,要比从一开始就抑价要困难上百倍,更何况,朝廷没有后续的命令,他没有倚仗,想要靠自己的官威和面子来调和此事,是难上加难。

庄云青这些天也混在市井当中,看着粮食噌噌的上涨,知道周县令没把她的计策放在心里,等到现在要亡羊补劳,已经晚了,现在只能等着朝廷反应过来,下诏全国的粮商,使出强硬手段,不允许粮食涨价,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庄云青此时一个头两个大,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赶紧强大起来,在这种时候,才能心有余,力也足,帮帮可怜的百姓。

庄云青找到庄村长,让他通知全村的人,此时不要跟风买粮,朝廷不可能不考虑百姓的生计,应该不久就会有命令下来,抑制粮价,等粮价缓下来,至少没有现在这么贵的时候买,庄村长在村中还是很威信的,村民相信他的话,而且村长家,庄云青他们家也没急着买粮,做了表率,让他们定心了,全村人一起观望,等粮价下降的时候。

但其他村的村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粮食上涨,哄抢,更让他们心里恐慌,个个咬吹牙把家中压箱底的银子,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就是为了买些粮食存着好过冬。

秋末了,眼看冬季来了,冬天无粮,那是要死人的呀!

七天后,粮价已经涨到了原来价格的五倍,周县令急得嘴上都起了一个大大的燎泡,派人去首富秦府请秦家的老爷,还有另一个大粮商,白家的管家人,以及小的粮食来商量粮价的事,赵四在外跑了一天,有些小粮商来了,但是在秦家和白家却吃了闭门羹,望着聊聊落落,稀稀疏疏的几个人,周县令无奈的挥挥手,将人全打发了,就他们几个来能管什么用?

“赵四,走,回府。”躺在太师椅上的周县令,突然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像打了鸡血。

“老爷,这时候回府做什么?”现在可正是衙门忙碌的时候!

赵四疑惑。

“回去找我女儿,找素素,让她给我出出主意,她现在脑子好使得狠。”周县令激动的跑出了衙门,赵四屁颠屁颠的跟着。

“是啊,是啊,大小姐现在聪明得紧,说不定她能解决这次的危机。”

周县令回到府中的房,就迫不及待的着人去后院请周素素,赵四静静的立在周县令的身后,总算松了口气,这些日子要把他苦死了,差事不好做,老爷一烦躁,脾气也差,动不动打骂他和其他人。

而这时,周府后院周素素的屋子里,周素素正对着庄云青抹眼泪,小声抽泣着,庄云青是接到小兰的消息从家中赶来的,赏菊宴上的事,正如庄云青的担心,发生了,虽然,周县令还没有亲自找周素素谈吴瑜的事,但周县令已经把这事告诉了于夫人,让于夫人来问问周素素的想法。

于夫人一听要把周素素送到吴府做妾,气得当场跟周县令大闹了一场,二人近期有所缓和的状况又迅速回到了以前的状态,于夫人哭了一场后,还是找周素素把周县令的打算了说给周素素听,说是吴瑜看中了周素素的婉柔大方和才情,虽然现在要以妾礼相待,但是是贵妾,只等周素素进府生得子女后,再扶为平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